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组织“科学家精神宣讲作品征集”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

来源:中国科协      日期:2020-05-29

按照中国科协部署的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整体安排,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党委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由秘书处研究制定了《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了“科学家精神宣讲作品征集”活动,追溯学会发展史,宣传学会会员的典型事迹,弘扬科学家精神。

追溯学会发展史 展现老会员风采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炎症发热感染低温专业委员会、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辑部、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联合撰文缅怀中国病理生理学科创始人之一、暨南大学李楚杰教授。

 image.png

前排左起第七位为李楚杰教授

杏林播雨露,桃李竞芳菲。李楚杰(1926-2007)教授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近60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课题20多项,主编出版了《水肿》、《临床病理生理学》等专著,发表论文105篇,获国家级科学成果奖、省科技进步奖多项。1992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年获“暨南大学终身贡献奖”。他的一生与我国病理生理学科的创建和发展紧密相连。

50年代初在长春军医大学任教期间,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李楚杰教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反复推敲每章教案、反复验证每个实验,历经两年的时间,系统地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一本大学本科《病理生理学讲义》。李楚杰教授受中央卫生部的委托曾3次主办全国病理生理学高级师资培训班, 为国家培养了60多名高级专业教师, 这些教师成为国内多所高校病理生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骨干。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同时, 李楚杰教授在低温医学和发热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

1980年李楚杰教授当选为中国生理科学会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85年起连续担任三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参与学会组织和领导工作。1984年创建了炎症、发热专业委员会,由于他在发热机制研究上的学术成就,使他当选为首届主任委员。今天,该专业委员会发展成炎症、发热、感染和低温专业委员会。在学会争取升级到一级学会时,按要求必须有本专业的学术期刊。李楚杰教授勇担重担,克服各种困难进行期刊筹办。1985年《中国病理生理学报》正式创刊,李楚杰教授任首届主编,1985年5月中国科协批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成立。1986年中国病理生理学报更名为《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李楚杰教授连任5届主编,他呕心沥血,从无到有,不断提高审稿质量、论文水平和出版水平。《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8年入选首批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获得多项优秀期刊奖,现已成为代表国内病理生理学最高水平的权威出版物,是本学科在国内的学术活动中心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在全国科技工作日来临之际,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撰文缅怀病理生理学家、第四军医大学温光楠教授,追忆其坚韧不拔、科学严谨、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并向其致敬。

 image.png

温光楠教授出生于1921年,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年轻时的温光楠和他那一代的莘莘学子一样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在艰辛的条件下,刻苦学习,攀登医学科学的高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他钟爱的医学科学和教育事业。195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温光楠和蔡翘教授合编的《生理学》,这是一本国内生理学的经典教材,还参编了《病理学》、《临床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进展》等专著。历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缺氧与呼吸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编委以及国际病理生理学会会员。温光楠教授一生以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医学科学研究的执着,即使在最困难的环境里也坚持开展学术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工作。他对科学研究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为军事医学科学、生理科学和病理生理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孙秉庸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第一代病理生理学和高原医学专家,曾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缺氧和呼吸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为我国病理生理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孙秉庸教授先后牵头组建了第三军医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和高原医学研究室。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缺氧、高原医学和烧伤等领域,尤以缺氧为突出。1958年,他通过高原现场研究提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和它所引起的肺血管壁结构改变是高原心脏病发生的中心环节,从实质上看,高原心脏病是肺心病的一个类型。这一论点后来一再为国内外学者所证实。先后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和军队科技成果奖多项,主编教材和专著多部。在全国科技工作日到来之际,附孙秉庸教授《半生忧患 一世勤奋》亲笔全文,向其致敬。

 image.png

第二排正中间为孙秉庸教授

扬专业技术优势 担中流砥柱之责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教授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是第一批到达武汉的援鄂医生。1月25日,便进入了武汉疫情“暴风眼”——武汉金银潭医院。治疗最重的患者,啃最硬的骨头,坚守重症堡垒。三个月的不懈战斗,众多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在抗疫一线,姜利向国家提供了最专业的研判建议和应对良策。姜利经常一天走十几个病区,并完成书面巡查报告,汇总危重患者情况及存在问题。利用晚上回驻地的时间,撰写《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专家推荐意见》《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治疗流程专家建议》等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提供参考。当地疫情不断好转,在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全部撤离后,国家仍留下了“最硬的鳞”。姜利等20位专家组成了“顶配专家团”,继续坚守武汉,担负着会诊、巡诊、疑难危重和死亡病例讨论等工作。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姜教授终于可以放心地回家了。一别数月,冬去春归。姜利说:“回首这几个月,情感真的很复杂,经历过绝望的至暗时刻,体验过病房里的惊涛骇浪,终于迎来春和景明。这些都已过去,最让我最感到欣慰的是病人的好转与康复”,“我在这儿,就是上到医生干的事,下到卫生员干的事情我都干”,“这些原来素不相识的人,都在一个战壕里,我们必须要把敌人打退,必须胜利”,“看到病人转出ICU是最高兴的事情”,句句朴实的话语里,淋漓尽致地诠释着“医者仁心”、“大医精神”等高尚品德与情操。

 image.png

2月23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牵头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团队撰写的专题评述文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在我国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他们基于有限的信息,聚焦讨论了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 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目的是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更深入的讨论, 助力国家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升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文章从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应急响应机制、科技创新、医疗供给与储备等十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就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完善应急防控体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民知识普及力度、构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等提出相关建议。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朋林教授牵头向全国危重症同行发出了倡议——《齐心协力,拯救生命,打赢 COVID-19 阻击战——致全国重症医学专业同道倡议书》,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响应,倡议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奔赴新冠肺炎阻击战一线。随后,受国家卫健委委派,马朋林教授到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指导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马朋林教授每天都是在忙忙碌碌、马不停蹄中度过,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阻击战作出了危重症专业人及病理生理人应有的贡献。

 image.png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教授陈思锋作为基础医学工作者主动参与抗疫。从方舱医院模式、新冠肺炎发病机理和防治原理角度,为疫情防控和新冠患者治疗献计献策,做出重要贡献。

抗击疫情勇担当 青年会员话成长

2月9日,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周宁作为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第一批进驻的医务人员,开始了与新冠肺炎的零距离作战。他和同事一起组建的新冠病人“护心小分队”成了同济光谷院区的“特战尖刀连”,他自己就驻扎在危重病人最集中的ICU病房,开始与新冠病毒死磕。直至3月31日完成救治任务奉命撤离,在防疫一线度过了52天。“如果说时代的微尘落到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那么,时代就是为了让某些人来扛起这座大山,我愿意努力来做这个扛大山的人。”他感慨地说。

 image.png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生闫小响在接到医院通知后,第一时间报名前往武汉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报名前我没有去认真思考很多事情,包括个人、家庭、工作等各个方面。我所做的决定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因为我知道,容不得我多思考,作为医务工作者,这个时候就应该勇往直前。” 闫小响说,参加这次抗疫,全国人民、伟大的祖国给他深深的上了一课,让他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了解中国精神。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将以学会微信公众号和学会网站为平台,宣传学会会员的典型事迹,号召大家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向工作在科技一线的广大会员致敬。